在卡塔尔的多哈,见到最多是就是颜色就是黑和白,白袍的男人,黑袍的女人,看着这些人的黑白相间的穿着,总觉得有点怕怕的感觉。因为在这里黑白还代表着另外一个意思:白色的珍珠和黑色的石油。 从飞机上看下去,卡塔尔就像在阿拉伯半岛伸入波斯湾的一个小拇指。其国土面积仅比天津市大一点点,过去卡塔尔的经济支柱是采珠业,除了洁白的珍珠以外,没有其他资源,直到了18世纪中期,卡塔尔已是全球珍珠生产量最大的产地之一。 但是现在这个只有1.14万平方公里的荒芜之地已探明石油储量就达20亿吨,居世界第13位,它还拥有世界第3大天然气资源。有人曾形容这是一个在石油上的聚宝盆。在2008年人均GDP就达到了7万5千美元,在世界上排第三,仅仅排在卢森堡和挪威。由于多哈的发展,就像一个海市蜃楼一样的出现,它拥有的一切都是在沙砾建筑而成的,因为这里什么都产不出来,除了石油之外。 卡塔尔的总人口只有90多万,但是本地人还不到一半,南亚,东南亚,欧洲,非洲的外来人口担当了这个富足之乡的大多数社会角色:家佣、司机、售货员、建筑工人,甚至包括政府公务员和现役军人。 卡塔尔的社会很小,好像每个人都相互认识一样,唯一的例外就是外劳。他们的按照不同的国家分成的不用的人群。 塔尔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部分是由美国人、加拿大人、英国人和法国人经营;政府单位的员工经常有巴勒斯坦人、叙利亚人、埃及人;计程车司机和餐馆员工则有许多菲律宾人、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。一提起卡塔尔人,我们的印度导游十分不屑,说他们非常懒惰,国家鼓励卡塔尔人出去工作,付给他们比外国人高三四倍的工资,即使这样,也很少有人愿意。 不过以采珠为生的那一代卡塔尔人,在享受着国家的丰厚的退休福利之外,看到自己的子孙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,会怎样想呢?想想当年科威特由于过于奢靡享乐的生活导致危机意识不足,被伊拉克占领的教训,卡塔尔人应该会引以为戒吧,坐拥黑金,但不能迷失在黑金下。
|